儒家文化“宽以待人”对小学教师师德素养的启示(论文)

2022-04-20 17:11

 

要:儒家文化中的“宽以待人”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注重以“宽、仁”为主的师德素养,这有助于学生感悟道德旨趣,形成优良的道德观,加强道德观教化,“宽以待人”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践行儒家“宽以待人”思想,对我国小学教师师德素养的结构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日常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培养学生等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宽以待人;小学教师;师德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自古便非常注重教师师德素养对学生品德和才学的作用,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尤为重视教师师德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座谈会上,对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提出六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强调师德的重要性,教师要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的责任重大,师德培育尤为重要。新时代师德培育可以借鉴先秦儒家仁、礼思想,激发教师的内心,遵从仁的标準,完善教师的言行,合乎礼的规范,从内外两条路径着手,将师德深入师心。

2013年以来,颁布了一系列的师德规范、建设及准则等,从内容、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都进行了变革。儒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是我国教师师德素养的结构和养成路径的外部环境,对其有着直接影响作用。充分挖掘儒家文化中的师德元素,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教师师德素养提供依据。其中,孔子提出的“宽以待人”的思想,从自律到他律,是我国传统道德观中的核心内容,并成为评价人品、为人处世、;理家治国等的主要衡量标准。如明朝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描述:“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从对当前频发的小学教师师德失范问题中也发现,小学教师没有“宽以待人”的品德素养,很难与学生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重申“宽以待人”的思想,以期为小学教师师德素养的结构和养成路径提供借鉴。

成才德为首,树德先树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格的力量更是无言的召唤。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深受教师的影响,作为教师的言谈举止、精神面貌、教学态度、道德情操以及思想作风都会影响学生,对学生的成才极为重要。

所以,教师的言传身教起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许一句话就会让学生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甚至会影响着学生的一生。教师的道德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社会风气,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步发展。因此,当代教师应该全方位地进行包装自己,用渊博的学识、谦恭的为人,幽默睿智的谈吐,健康稳定的心态,丰富、深邃、独特的思想见解,善良、真诚、宽容、正直、富有爱心的人格品质的外在表现,给学生以启迪、教育、影响并使之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

具体起到哪些作用呢?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感悟道德旨趣,形成优良的道德观。当代学生身处多元文化背景中,受到多重价值观念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学生树立优良的道德观意义重大。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而修德利得作为人生的必修课,在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继承与发扬优秀儒家“宽以待人”的道德观,对于培养德学兼优的国家栋梁之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知人明理,加强道德观教化。课程德育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孔子所崇尚的以礼乐之道、宽容待人,实现人的美誉,如今仍值得教师借鉴。孔子认为“仁”的道德修养“立于礼”,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观教化时,首先要在言语中强调礼的重要性,在课堂推进过程中,时刻注重礼的教育,如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尊重老师,通过“你想想如果别人在你讲话时左顾右盼,不认真听,你会不会不高兴”等语句,使学生共情,加深学生对数道的认知。此外,教师应立足学科专业特色,结合实际,与时俱进,通过实例分析,循循善诱,在潜移默化中引入儒家渗透的其他德育内容,避免空洞呆板的说教,力求使学生的情感与崇尚道德观之间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学生的认知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教师对儒家文化的渗透不仅能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观,还能引导学生树立系统的文化观以及积极的道德观。因此,重视对儒家文化的渗透、挖掘和解析,有利于培养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才,尤其是“仁礼”思想赋予教师精神的光芒。

二、儒家文化“宽以待人”的精神内涵

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接受教育的程度、具体的生活经历等等,人与人之间在个性、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应当承认和尊重这种差异,以宽容、大度的态度对待他人,而不能苛求于人。所以孔子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要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宽以待人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与人交往中宽容大度,注意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对他人不苛求,不刻薄。这也是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和道德素质的体现。董仲舒说:“自称其恶谓之情,称人之恶谓之贼;求诸己谓之厚,求诸人谓之薄;自责以备谓之明,责人以备谓之惑。”(《春秋繁露·仁义法》)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不能做到严以律己,而一味苛求于人,就会使人不敢接近、不愿接近或难以接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儒家主张宽以待人,认为即使对于和自己有矛盾、有嫌隙,甚至有积怨的人,也要宽宏大度,不计前嫌。孔子说:“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当有人问及应当怎样看待以德报怨的问题时,孔子回答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孔子认为,对他人不能念念不忘过去的仇恨,不能因为有旧恶旧怨而心怀私愤,也不能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公正和正直,而是应该遵循道德原则,做到以正直报答怨恨,以恩德报答恩德。以怨报怨,必然会进一步扩大嫌隙,增加怨恨,激化自己和他人间的冲突和矛盾;而以直报怨,则有利于消除隔阂与嫌隙,淡化怨恨,消除冲突和矛盾,甚至会化敌为友。孔子也正是希望通过用这种办法,达到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宽以待人还要求我们,“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在一定意义上,成人之美就是成己之美,即使对有错误的人也不要嫌弃,应给人提供改过的宽松条件,原谅别人的过失,帮助别人改正错误。正所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当然,我们讲宽以待人,也不是说一味的造就姑息,否则就会失去宽厚的本意,正所谓“过宽杀人”。没有度的宽只是麻木怯懦,明哲保身,更是纵容丑恶。也就是说,无原则宽容恶人去换取宽厚的名声,或列举琐碎小事换取精明的名声,都是有失之偏,圣人的宽容程度不使匪人有所依靠,也不使小人无所容身。这也是我们时应把握的度。对恶人无原则的宽容无异于助纣为虐,对善良人们的残忍,“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朱熹也讲,“血气之怒不可有,义理之怒不可无”。我们在懂得宽以待人的同时也应懂得嫉恶如仇,捍卫正义。只有做到当宽则宽,当严则严,抑恶扬善,才是真正的宽以待人。

三、“宽以待人”对小学教师师德素养的启示

由上可知,“宽以待人”的内涵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众所周知的对待他人要有宽容之心,理解和包容他人;第二层则是明辨是非,对于错误的言行要勇于纠偏和矫正。第一层境界需要自律,第二层则需要明辨和站出来指正的勇气和担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二层更是难能可贵。进入新时代,我国在师德建设上非常注重政策与法规方面对师德师风的规范作用,加大了相关的宣传,这就是要加强第二层的明辨。结合当前小学教师师德政策与法规,对儒家文化中“宽以待人”的深刻理解,对小学教师师德素养有以下启示。

第一个启示是小学教师师德素养需要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个人道德修养文化。教师师德是个人道德素养、公民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综合而成的统一体,其中个人道德素养是基础,深受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影响。因此,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将其纳入小学教师师德素养体系中。

第二个启示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是一个不断与时代相结合、不断更新的文化形成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结合新时代出现的新知识、新精神、新科学和新需求,不断挖掘和更新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精神内涵,这也应成为小学教师师德素养的一部分。如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对宽以待人进行解读,提出宽以待人是自身品格和修养的体现,是与人坦诚沟通和交流的积极态度,而不是消极避让或依附;对于违法、违规的不良行为和错误倾向不能无原则地宽容,更不能包庇、纵容。宽以待人也不是息事宁人,发现别人的错误与问题及时提醒,善意批评,真心帮助,这也是与人为善,也是优良的品德的体现。

另外,我们应运用“宽以待人”(即“仁”)的思想将师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内化于心,即将仁爱变成我们生活的状态,以欢乐的信念去面对世界,面对我们所从事的事业,面对我们自己的生活,在世界和自我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需要为社会、为国家去承担使命的时候,临大节而不亏;而在生活常态中保持心灵的愉悦。“忍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句话是孔子穿越两千多年的流光说给我们后人听的。我们坚信:仁爱就在我们心中,这是教师的最高教育追求。

内化于心,即小学教师需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儒家所讲的物,也可以叫做事物,包含较广,将事物泛化,包括书籍、经验、准则等。通过在格物中求知,来明辨事理,修身成仁。在新时代,教师想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做长流水,不仅需要专业的教学知识,更需要广博的非专业知识和宽阔的视野、胸襟。这就要求教师加强系统知识、专业知识等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对于普通人尚且如此,作为文化传承者的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缸水。”这一缸水从哪里来?从孜孜不倦的学习中来,从三省吾身的思考中来。教师要将知识融汇贯通,把晦涩难懂的道理讲明白、讲清楚。为人师者,唯有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乐思善学,方能不负时代,不负学生。小学教师需时刻保持公正诚明,懂得及时反思和改正不足,去除心中杂念,不被私利、欲望所诱惑,保持头脑平静,做人做事,不自欺,保持纯良正直。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遵循公正和诚实的本心,做判断和决定时不要掺杂过多个人感情和偏见。正心而后求真,小学教师需要诚心实意的对待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工作生活中,注重自我知识的培育,道德的养成,对待学生也应客观公正,一视同仁,保持仁爱之心。教师需要时刻正其心,不断反思改过,从而更加接近真理、收获真知。今天,德育无论怎么改革,都离不开情,德育"掘池"不能忘记"蓄水""蓄水"则不能忘记儒家仁爱这一文化源头。儒家学说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两千多年的潜移默化.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潜在的道德意识、精神生活和传统风俗习惯的准则,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思想和民族精神。

外化于行,即运用“礼”的思想将师德外化于行。修身工夫需要结合内、外两条路径,孔子在""""的张力中取得平衡,儒家援仁入礼,仁如果是树干,礼就像是枝叶,仁由心发,礼由行见。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在践行礼的方法上,儒家主张“笃行”,反对空谈,强调“知行合一”,提倡体知、体道。儒家认为,基于礼的规范和制约,做到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方可成仁成才。师德培育可借鉴儒家礼的思想,不仅注重教师内在的修身,还应关注教师外在的行为表现。

在教育教学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不要有架子,但要有教师的样子,在语言、行为、容貌等方面要有规范。教师只有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才能让学生、家长尊敬、信任、才有亲和力。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以,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统帅,自身要端正,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应付了事。他还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上也礼,则民易使也。”这些同样适用于师生之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为师无小事,人人要有敬畏之心,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现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道德品质往往是在道德情感或升华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譬如爱国主义情感,就是由爱父母、爱家庭、爱家乡的情感迁移而来的。情感迁移是道德品质发展的内驱力。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情感迁移方式应该成为现代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儒家践行礼的思想,主张自身的实践,强调身体力行,用行动体味道、践行德。在师德培育的过程中,不仅注重教师内在的修身,还应关注师德外在的表现,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师德培育实际的践行,一言一行都应是不愧为师,在各个方面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把师德修养的践行与日常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学生工作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小学教师需要学会不断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对自己要求,实现师德践行与教学活动紧密相连,在教书育人全过程中寻求真知、锤炼道德品质,中学生渴望宽松的人际关系,要求在“有同情心与爱心”的环境中生活,同时渴求理解性的“善良、宽容”的人格。由此可见,在培养人、塑造人的“园丁工程”中,更加充分地认识人、研究人,维护青少年正当的“自尊”,给他们社会人格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因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学习儒家思想,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有着重要的裨益和意义。儒家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教师作为道德的传承人,深入分析儒家思想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影响,有利于更准确地把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做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优秀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灵魂工程师”。

作者:李红霞(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第二小学,新疆 喀什 844300

参考文献

[1] 刘宝楠.17911855年)《论语正义》[M].中华书局出版社,1990

[2]于丹.《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孔子.《论语·公冶长》第五篇[M].2008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