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弘扬“西部红烛精神”精准实施教育帮扶

2020-06-18 12:27

  陕西师范大学大力弘扬学校“西部红烛精神”,聚焦教育帮扶领域,持续围绕基础教育“扶智”、文化挖掘“弘智”、特殊教育“培智”、特色产业“育智”的“四位一体”教育帮扶战略思路,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以扶智提智为先导、以阻断贫根为目标,全力帮助帮扶地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

  不断探索校地合作办学共赢之路,大力引入专业管理团队和精英教师,抓牢帮扶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将自身“师范”特色和“示范”效应贯穿当地教师水平整体提升全过程。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交流机制,以教师为主体,紧扣“广、多、宽、深、常”五字方略,因人因地因时因事实施“名师到县送培一批、跟岗研修辐射一批、学生实习顶岗一批、插班观摩提升一批、教师扎根带动一批”的教育帮扶“五个一批”工程,开展“名师送教”“银发援助”“暑期支教”等系列活动,“浸入式”培训当地骨干教师,提高专业能力,充实当地师资力量,缓解教师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打通教育提质重要关节点。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和教育帮困助学力度,多渠道争取各项支持,捐钱捐物,改善当地办学条件,设立“陕西师范大学红烛励学基金”,资助当地困难学生求学圆梦。

  突出学校社科优势,用好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平台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承与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项目资源,全力打造陕西首个非遗文旅小镇杨家院子、举办面向岚皋“巴山豆腐制作与饮食文化”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出版《岚皋历史文化丛书》、成立巴山非遗小镇乡愁馆,编纂出版《景谷历史文化丛书》、整理当地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应用示范活动,深挖地方文化精髓,培育特色文化符号。组织师生为央视《乡村大舞台》走进岚皋排演歌舞节目和开展扶贫舞剧采风创作,组织“万名师生游岚皋”活动,举办文化旅游扶贫专场文艺演出,开展教职工摄影协会采风和四季镇摄影作品展览等系列帮扶地区旅游推介活动,加大帮扶地区特色文化宣传,使美名传出来,引游客走进来,让钱包鼓起来。

  针对帮扶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的现状。充分利用心理学院以及陕西省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专家资源,开展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学生融合教育培训,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帮扶地区中小幼特教师培训、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特殊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当地特殊教育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推进培智学校课程研究和特殊教育教学研究合作,把论文写在课堂上,指导当地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更科学,教育方法更有爱。组织学校帮扶地区研究生实习团队走进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爱心志愿活动,丰富特殊儿童的学习生活,传递爱和希望。

  加强培植帮扶地区特色产业,增强区域造血能力,改善当地经济状况,用产业增量为教育提质护航。依托学校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平台及1个云南省、2个普洱市专家工作站的平台及专家优势,深耕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开展优质中药材收集保护、良种选育、林下生物药仿野生种植技术研究,扩大中药材种植基地面积、丰富种植种类;开展中药材种植企业和种植户技术培训,进行中药材产品检测和标准化制定,不断夯实“学校技术支撑企业资金投入基地建设产出贫困户增收致富”四级联动的特色产业脱贫新路,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中药产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特色食品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改良食品加工工艺、制定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特色食品制备工艺技术研究投资,扩大特色食品产业发展优势。坚持走文旅融合的扶贫道路,编制景谷、岚皋《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打造区域文旅品牌,巩固扶贫成果、增强发展持续力,奋力推动帮扶地区产业由“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升级转型。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