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颐《帝国的覆没》:近代重大历史的病理学分析

2021-03-22 13:27

  著名的法国大革命史专家傅勒在《思考法国大革命》中说,一个历史事件如果对当下失去了一切参照意义,不再是一个世界的想象的镜子后,“它也就从社会论战领域转移到学者讨论的领域去了”。

  那么反过来说,如果这个历史事件对后世仍有参照意义,仍是一个世界想象的镜子,它就注定不可能只限定在学者的讨论之中,而是整个社会关注的公共话题。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晚清的覆没即是这样的事件。110年前,武昌首义,一夜之间,一个硕大无比的王朝就轰然坍塌。

  然而,这其实是自1840 年起,清王朝对中国面临现代性转型懵然无知,即对现代性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制度系统懵然无知,因此应对失据、步步被动,各种问题和矛盾越积越多、越来越尖锐的总爆发。

  因此,分析晚清的覆灭,不能不从头梳理。今天推荐的近代史专家雷颐老师新书《帝国的覆没》,正是一本为我们叩问这一历史真问题的新书。

  关于晚清的覆没,有种最常见的观点:晚清的覆没是由于慈禧等统治者昏庸,把“立宪派”都逼上了绝路,把革命请进门,是自断了生路。

  大家都说当时的统治者慈禧是个糊涂的顽固派,但实际上,慈禧与手下的许多大臣对各种改革都是大力支持的——无论是1900年之前的洋务运动,还是1900年之后的立宪运动。

  慈禧前后在位46年,这46年,中国遇到千古未有之大变局,尽管慈禧等统治者未能完成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但是仍在不断改革,说统治者是庸碌之辈,显然站不住脚。

  雷颐老师在《帝国的覆没》一书中,以庖丁解牛的方式,通过对这段重大历史的病理学分析,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除去个人因素与文化因素,晚清的覆没还要归咎于皇权制度的最高权力不受监督,没有反对派日夜紧逼的挑战,就如同温水中被煮的青蛙,统治者会丧失改进自己的内在动力。

  大变革的年代,作为帝国的掌舵者,必须要有观念和知识的大更新,要有敢于冲破传统思想文化羁绊、并有足够胆识的人物去开拓未来。

  但雷颐老师仍然比较乐观,他认为从长时段来看,人类还是汲取历史教训的,因而才会有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而他所做的打通中国文明史的尝试,也正是基于这种美好向往的个人努力。

  雷颐老师说:把历史说给大众听,也是历史研究者的一种使命。多年毫无功利心的阅读,让他终于,打破了自己述而不作的传统,开始了职业的历史写作生涯。

  他从政治史视角重新思索中国人在那时的追求和实践问题,以及晚清帝国如何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走到排外、新政,直至王朝覆灭。

  此后的20年间,雷颐老师的思索也大致围绕着这些问题来展开:从晚清到民国的演变,究竟有什么样的历史逻辑?

  各派政治力量、思想家、政治家究竟提供了怎样的方案?实践与理想究竟在哪些环节出了问题,让一个老大帝国不是通过变革获得新生,而是付出了王朝终结的代价?

  在新书《帝国的覆没》中,他试图给出合乎历史逻辑的解答。雷颐老师抓住晚清政局的三对主要矛盾:传统“天下观”VS现代国家观、技术进步VS制度落后、改良VS革命。在他看来,这三对矛盾的长期撕扯与断裂,是近代转型屡屡陷入困局的关键所在。

  四十年来,雷颐老师钩稽沉思,深入历史细部去探寻谜底,相继写出了《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孤寂百年》《中国切片:1900》等著作。

  雷颐老师曾供职于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但他却不同于一般学院派学者,过分着力于史实考据,拒普通读者与千里之外;当然,他的专业背景,也让他不同于通俗写史的作家——好读但缺少扎实的史料根基。

  雷颐老师着力于梳理历史表象背后的思想史、社会和制度逻辑,并且故事技巧高超,在学术界和历史爱好者圈子内,都备受推崇。

  雷颐老师以一己之视角贯穿晚清之变局,以今人的热忱唤醒沉睡的历史。雷颐老师是国内晚清民国史研究的“第一人”(吴晓波语),他的著作也是我们阅读这段历史的首选书籍之一。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