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齐聚助力“游山西·读历史”

2021-03-23 16:28

  12月26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润勃生态旅游论坛、中青旅联科(北京)公关顾问有限公司协办的“游山西·读历史”旅游线路产品提升打造研讨会在太原举行。文旅行业专家、国内头部旅行商企业代表等30位专家齐聚一堂,就打造一批“游山西·读历史”高质量示范性线路产品分享“金点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副厅长李贵,山西省文旅企业、旅行社及国内媒体代表约50人参加研讨会。

  7月21日,山西省政府印发《“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1年,山西要打造10条成熟的以“读历史”为主题的高品质旅游线日,“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启动仪式在大同云冈石窟景区举行,省委书记楼阳生在致辞中提到:走进山西就如同走进中国历史博物馆,时时处处都能感受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脉动。游山西,就是读地质构造运动史、中华文明演进史、黄河文化变迁史、长城军事斗争史、民族融合发展史、古代建筑艺术史、汇通天下晋商史、中国红色革命史、劳动人民创造史。

  本次研讨会旨在结合山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高品质景区的知名度优势和全国领先旅行商的产品研发、渠道推广优势,共同打造一批高质量、精品化的“游山西·读历史”示范线年全面推向市场,力争将“游山西就是读历史”培育成为全国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高质量文旅品牌。

  据悉,为有力提升主题线路产品的品质及可执行性,在研讨会前夕,主办方专程邀请了30余位文旅行业专家及国内头部旅行商代表,组建“游山西·读历史”专家团,分为南线和北线对全省文旅资源及核心景区景点进行了一轮深度考察。整个考察历时7天,覆盖8座城市,行程3600余公里,探访重要资源点及核心景区106个,详细盘点了整个山西的文化旅游资源,为高品质的主题产品设计夯实了基础。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分享了考察中的见闻及感悟,也对山西文化旅游产品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润勃生态旅行论坛理事刘结代表南线专家团发言,他总结了几天的行程,建议山西研发秋冬旅游产品、引入生态旅行元素、打造新颖文创产品、增加游客互动项目、引进高端酒店品牌等,还应在提高服务水准等细节方面进行提升。

  鲸奇深度旅行首席运营官官文禄代表北线专家团发言,他指出:山西应建立特色人文解说型导游培训体系,培养大量会讲故事的人;打造与山西厚重文化相配套的人文美宿;改变景点堆积、单向灌输的弊病,营造体验古城生活等鲜活场景,走进游客内心;细分主题,针对不同人群打造有针对性的精品线路等。他还建议山西建立景区景点解说、图片、酒店等共享资料库。

  在随后进行的主题发言分享环节中,趣邦逸悦总经理汪琰分享了《从市场视角探讨高品质文旅产品创新发展》;X++文化品牌创始人李胜博带来了《从“旅游”到“文旅”,文旅建设与地方振兴》的分享;中青旅研学总经理史善峰带来了《从研学产品视角看山西研学旅行与文旅资源创新融合》的专业演讲;兰州翠英故事创始人王波分享了《沉浸式历史人文主题旅游产品设计探讨》。各位专家以专业视角,从市场趋势、产业现状、产品特色、升级方向、落地形式等多个维度,结合山西的资源特征,对“游山西·读历史”主题产品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

  山西“文化”与“旅游”如何针对细分客群进行定制化产品开发?九游九读,山西丰富的文化遗产遗迹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进行产品创新升级和营销宣传?在圆桌论坛环节,多位专家对此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可在旅游中设置问答环节,与游客交流互动,让他们谈谈游山西的收获等,推动游客对山西旅游的分享与传播。”“可以打造旅游+体育等差异化产品。”“可以把山西旅游元素分为多个板块,让游客组合选择。”“建议在各景区发放无噪音耳麦,让游客能够安静地与历史对话。”“一个景点可以多角度挖掘,了解不同年龄段游客感兴趣的地方,提供攻略等,通过公众号等方式做好营销。”“研学游是国家大力提倡的方式,研学线路、亲子活动如何与游山西读历史结合?”“现代人对美学的渴望很强烈,要将山西厚重历史与现代人联系起来,展示多彩山西。”专家们结合各自领域事例,站在不同角度进行了分享。

  与会专家积极交流探讨、建言献策,过程中有吐槽、有共识、有交锋,碰撞出许多精彩观点,也提出众多有针对性和可落地操作的对策,对于打造高质量、示范性线路产品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作总结发言,她说,近年来,山西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感谢各位业内大咖带着对山西的热爱,不辞劳苦奔赴南北线,不断思考、讨论,从专业角度为游山西读历史线路设置提出高屋建瓴的建议。她欢迎业内专家多到山西走走,多发现问题,多提宝贵意见,为山西旅游问诊把脉。山西文旅部门将认真梳理专家的观点、思路,推动形成高品质的游山西读历史线路,把山西文旅做大做强。

  近日,中国细胞生物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发布了6项干细胞领域团体标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干细胞资源库获颁我国第一张生物样本库认可证书。

  最近,紫金山天文台常江博士、上海天文台袁珍博士和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等人合作完成了一系列高精度动力学数值模拟,在计算机中重构出鲸鱼座星流的形成过程,并对鲸鱼座星流在被银河系吞食前的样子做了画像。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以现代天文学的眼光来看,他说得一点儿都没错。尽管我们用肉眼看不出太阳的变化,但是通过望远镜、日冕仪等设备,人们发现日珥、黑子数目、日冕形状等日面特征几乎每天都变化不断。

  日前,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沈抚示范区)任命了一批“班长”。“‘班长’官衔虽不大,但管的事儿和承担的工作都是事关示范区今年发展的大事和‘硬头货’。”

  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产业园共引进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52人,企业52家,年产值达3.5亿元,仅2020年的大赛就吸引了国内外880个博士后创新创业项目参赛,在谈、有合作意向的博士后及创新创业项目有百余个。

  在生态城建设中,一抹“绿色”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时光回到12年前,生态城三分之一是盐碱荒滩、三分之一是废弃盐田、三分之一是污染水面,原有自然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

  川金丝猴“点点”犹如一个高超的杂技演员,双手抓住树枝,荡个秋千就到了另一根树枝上。“点点”怀里的猴宝宝,紧紧抱住妈妈,并时不时探出头来,圆溜溜的大眼睛打量着“新世界”。

  宏伟壮丽的三峡,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现在三峡又将迎来新发展。重庆市发布《“三峡库心·长江盆景”跨区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谋划了一大批重点项目。

  林果、水产、畜禽等农业产业,为江苏构建了一片民富村强三农振兴画卷,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粪便、秸秆、藻泥等也带来了大量的面源污染。

  据美国《科学》杂志19日报道,美国和法国研究人员近日发布两份报告称,他们首次发现了狗和猫感染新冠病毒变异株B.1.1.7的证据,这是科学家首次在人体之外发现这种变异株。

  据美国《科学时报》网站21日最新消息,日本私人公司Astroscale将利用俄罗斯“联盟号-2.1a”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使用磁铁收集太空垃圾的卫星,并希望借此加快世界各地政府解决太空碎片问题的政策讨论。

  生命在地球上是如何出现的?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1日报道,加拿大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发布报告称,一种核糖核酸(RNA)聚合酶在地球生命的诞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曾经如雷贯耳的乡镇工业发源地、民营经济的先行者——无锡市锡山区,将如何破解发展瓶颈,做强做大、提升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苏南模式”引领者?

  近日,国内首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建设工地传来喜讯,全线控制性工程湄洲湾跨海大桥主塔成功封顶。该桥全长14.7公里,海域施工长度10.8公里,是国内首座跨海高铁矮塔斜拉桥。

  近日,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对原有的职业教育专业进行了更新。此轮更新的关键词,是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近日指出,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等,凸显了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作用,为相关领域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提供了方向指引和重要遵循。

  2个或多个机器人协同作业,并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会出现1+12的群体智能效应,涌现出全新的协同行为模态,从而可以完成更加复杂的协同任务。要解决上述难题,科研人员要在海洋机器人集群智能协同技术的信息共享、协同感知、协同编队、协同决策、人机协同、作业策略等基础理论算法方面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

  报道称,目前,100吨级重型运载火箭的论证阶段已基本完成,进入立项后续阶段,重型火箭的研究工作有望在 十四五”期间展开。

  据欧盟委员会官网18日报道,欧盟委员会正式创立了欧洲创新理事会(EIC),该机构2021—2027年的预算超过100亿欧元,用于开发和扩大突破性创新。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以色列科学家在人造子宫环境中,让多个胚胎发育成具有完整器官的小鼠胎儿。以色列魏茨曼科学院干细胞生物学家雅各布·汉纳教授表示,他们花费7年时间开发人造子宫胎儿培育法,至今已培育了数百只小鼠。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