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财富、养老保险、小微融资……金融领域两会热词释放哪些信号?

2021-03-22 13:29

  2021年全国两会,来自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的代表委员都关注啥?释放出什么政策信号?《经济参考报》记者总结出五大热词,带你透视金融领域热点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居民理财需求也在日益提升。“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推进投融资并重的资本市场体系发展,加快推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通过更丰富、多元化、品种全的金融产品创新来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到资本市场,使得居民能够更好分享中国经济红利,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同时借助科技创新赋能,降低居民获得专业财富管理服务的门槛。

  现阶段我国投资咨询业务经营模式受法律严格限制,投资顾问服务供给滞后,建议研究制定统一的投资顾问法律或行政法规。同时,在兼顾银行、保险、信托等不同资产管理机构经营特色的前提下,出台资产管理业务的统一监管规则。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企业(职业)年金(第二支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金要尽快引入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建议将企业缴费划出一部分进入个人账户,以增强缴费激励性,这是做大第一支柱的根本所在。

  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研究制定养老保险产品税收优惠政策,对个人以降低领取阶段的税负为核心,打通第二、第三支柱税收优惠,吸引更多个人参与。

  针对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配套出台机制相容的监管规定、会计准则、业绩考核办法等,并在估值核算、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等方面给予鼓励性政策,强化养老金融产品的专属属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小微金融”着墨颇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实行普惠金融差异化监管政策。在市场准入条件、银行信贷规模约束、注册资本金限制、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利率、信贷产品贴息水平、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监管。

  尽快制定《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条例》,明确我国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的基本制度,建立统一、便捷、高效、合理动产和权利担保体系优化我国营商环境,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绿色金融发展也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焦点议题之一。

  人民银行已初步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所谓“三大功能”,主要是指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五大支柱”分别指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以及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空间。

  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交易,丰富碳衍生品等碳市场交易品种,鼓励配额抵质押融资、碳债券等碳金融创新,引导金融资源助推碳市场发展和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建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强化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监管,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完善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私募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乱象。由于相关风险隐蔽性较强,常规监管模式难以有效预判风险,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化监管协作,发挥各方合力,有效防范私募领域风险。

  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加强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加紧研究制定金融数据安全保护条例,构建更加有效的保护机制,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曾经,大医院人满为患,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而如今这一情况在河南郸城却得到了根本改变。

  近期国资委、国有企业透露的信号显示,优化布局、碳达峰和碳中和、科技创新等成为关键词。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