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军事制度不应该成为弱宋的替罪羊这个人才是弱宋的源头

2019-11-02 07:39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一方面,它经济富庶,繁荣程度远超盛唐;它科技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精神文明高度发展,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但是另一方面,它一直被北方游牧民族侵略,搞得割地赔款,完全就没有一点大国的样子。

  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富裕,百姓富足的国家为什么会有如此孱弱的国防军事力量呢?

  纵观历史典籍以及现代关于宋朝的影视作品,无一不把弱宋的原因归结于赵匡胤的军事制度改革。

  那我们来看看深受吐槽的赵匡胤的军事制度: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并调往外地充当节度使。继而削弱节度使实权,使其徒有虚名。接着,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枢密院,枢密院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领军队的将帅却没有调兵权,使其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实行“守内虚外 ”“内外相制”政策。驻军一半京师,一半各地。

  这样子的军事制度弊端是会造成:强干弱枝、将不识兵和兵不识将、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一切兵马的选练、建置、驻守、出征、行军、作战等一切权力都集中于皇帝。

  所以现在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吗?因为赵匡胤是军事天才,这套军事制度是为赵匡胤量身定做的,你一个篡夺皇位之人却照搬最适合人家的军事制度,这不是找抽吗。

  所以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赵光义。那么如果没有以下的事情,这套军事制度也不会造成弱宋的名头,后面赵光义的一系列事件才是弱宋名头的最终由来。

  当处要是听从赵匡胤的建议定都洛阳,也不会造成国都无险可守,导致国家的战略纵深不够的问题。这样就算游牧民族的铁蹄将长驱直入,兵临城下,也不会动摇国本。但是就是因为赵光义的无知,造成了每次辽国一有异动,北宋都开始主动赔款求和,弱宋的名头也是这样埋下的。

  史书中有记载:太祖仍周旧制,定都开封,号为东京,以河南为西京。是时江南戡定,淮甸澄清,乃西往河洛,祭告天地,且欲留都洛阳。群臣相率谏阻,太祖不从,及晋王光义入陈,力言未便,太祖道:我不但欲迁都洛阳,还要迁都长安。“光义问是何故,太祖道:“汴梁地居四塞,无险可守,我意徒都关中,倚山带河,裁去冗兵,复依周、汉故事。为长治久安的根本,岂不是一劳永逸么?”光义道:“在德不在险,何必定要迁都?”太祖叹息道:“你也未免迂执了。今日依你,恐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已尽蔽”乃怅然归汴。

  也许有人会说粮食的问题,洛阳无交通便利,不利于运输粮食。南方的粮食,通过运河水运,只能运达开封。从开封到洛阳的汴渠已经坏了这个时候凭借赵匡胤北伐的成功,完全能组织人员再度修复这条运输通道。

  作为一个君主,他毫无军事战略眼光。而且心胸极度的不自信,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他可以改革不适合他的军事制度,但是他却毫无建树。其次,心胸极度不自信,对于武将集团的打压则说明了这个道理。他通过谋朝篡位起家,对于赵匡胤一手培养的武将集团非常的不信任,但是他有必须要倚靠这些武将集团。

  所以他就大力提拔文官集团,利用社会舆论,打压武将集团的社会地位,造成社会上重文轻武,毫无男子阳刚气概的柔弱之风盛行。这就是弱宋的根本原因。

  那就得从太平兴国四年五月的北伐说起,话说赵光义不顾众臣反对坚持北伐,结果中箭狼狈逃回开封,兵败之时,那些大臣和武将以为赵光义已死,拥立赵匡胤长子德昭为皇帝,虽然后来知道赵光义没死就中止了这一行动。但是这给赵光义留下了心理阴影。从此以后,赵光义就开始重文轻武,导致国家风气从此改变,由刚强向柔弱转变。并借文人势力集团来压抑武将的发展。

  赵光义在位期间,屡战屡败,这直接打击了军队的士气。赵光义对辽高粱河之战、雍熙北伐均以失败告终。两次北伐中,军粮需求量大、百姓不堪重负,同时北伐的失败也深刻打击了士气。

  2.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在白藤江只战中先胜后败,统一越南的计划失败,导致越南保持独立的地位。

  3.雍熙三年(986年),赵光义派遣潘美、杨业、田重、曹彬、崔彦进五位大将分东中西三路,以东路为主再行北伐。西路、中路军进军顺利,而主力东路军屡遭辽军挫败,粮道被切断,终未能与中西二路汇合,于岐沟关大败而溃。

  之后,北宋在对西夏党项族的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战役中屡次失败,但因其厌战,与宋廷议和。赵光义以亲信傅潜、王超、柴禹锡、赵镕、张逊、杨守一及弭德超等为禁军统帅,多庸碌之徒,临阵惧战。

  综上所述,由于不懂军事改革并对武将集团的打压导致了赵光义屡次用兵的失败。这种屡战屡败的现象深深打击了宋朝的士气,同时打压武将集团,营造柔弱的风气使得宋朝成为了历史上当之无愧的软柿子。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